您知道嗎?在大林慈濟醫院的失智症中心,有一位總是笑容可掬、溫文儒雅的醫師,深受病患與家屬的信賴與愛戴,他就是2022年【台灣醫療典範獎】得主─曹汶龍醫師。福智佛教學院於 4/17 舉辦第三場「梵語玲玲講座」,邀請台灣失智症的權威曹醫師來主講,講題為「失智症的解方」。人稱「曹爸」的曹醫師,秉持著「全人醫療、落實社區醫療」,帶領醫療團隊進入社區,下鄉走入失智症家庭,提供關懷與照顧技巧,希望陪伴失智長者歡喜終老。

曹爸妙語如珠,首先從自己失智的母親談起,讓我們了解到,失智分為阿茲海默型、血管型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失智。失智症的患者多半有幻聽,環境改變會造成失智者情緒不安,容易產生錯覺,有時覺得他們好像在胡言亂語,其實患者是沉浸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,失智症的父母親就像小孩子,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,曹醫師說對待他們要用「疼」的,而不只是愛他或順他,要找出適合他們的方式來互動。

曹醫師致力於推動「以人為本的失智整合照護」,他以簡單明瞭的例子、貼近生活的方式,把專業的醫療知識變成大家「聽得懂、記得住、做得到」的健康知識,讓大家能更深刻了解失智症的狀況,以及如何避免失智。曹爸也分享大愛劇場《你好 我是誰》影片中的精采片段,藉由戲劇的呈現,讓與會者深刻感受失智者的心理變化,和家屬之間心態的糾結。

講座現場曹爸為大家親自示範八段錦的練習訣竅,透由呼吸、拉筋來穩定自己的內心,活化海馬迴。最後,曹爸殷殷勉勵大家行菩薩道,聞聲救苦,直至成佛。今日與會的所有來賓不只飽嘗了一場豐富的學習饗宴,更像是經歷了一場有溫度的關懷交流,滿心歡喜。

講座結束後,非常感恩曹爸特別對我們團體的勉勵:這三年來我跟福智團體的互動非常緊密,共同推動社區失智關懷,一起成立了麻園互助家庭以及古坑拾憶莊園。失智的照顧在台灣還是以家庭為主,希望在每個家庭的互動中找出失智照顧的方法,收集有用的、本土文化的教材,真實的應用在失智照顧的家庭裡,成為一種教育,再做廣大的推動,這就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。

第四場講座訂於 5 月 8 日舉行,將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謝國雄先生主講,講題為「四位一體的社會學研究與我」,敬請各位梵語玲玲的好朋友持續關注與期待喔!

梵語玲玲講座 快訊報導 2025 /04 /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