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系所發展規劃

本所以「仁禮相依,悲智相融」為校訓,旨在儒家心靈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沃土上弘揚佛法,並以心靈提升為核心。依據「出離心、菩提心與空正見」三主要道,結合佛法正見與實修,調伏心續,令學修合一,創建個人心靈成長與幸福團隊。以社區做為實踐場域,拓及公私部門、非營利性組織以及社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育。藉以弘揚佛教宗義與內涵,與接軌國際,促進各宗教的和諧與交流,增進全人類的幸福。

(一)理路思辨與實修傳揚兼具

本校成立宗旨係續佛慧命,為眾生種下解脫成佛種子,速得究竟快樂,令三寶、正法久住。期在福智佛教基金會在海內外弘揚佛法的基礎上,建立完整的道次第學制及實修環境,藉由碩士班學程深入學修,並適性推廣,造福有心學修提升自他生命的大眾。

緣此,本所依成佛的道次第及方法論,歸納成簡明扼要的理路,透由思惟、論辯、實修的開展,深化止觀素養。輔以儒學、心靈科學、管理學的會通,應用於個人幸福、企業管理與社會問題的解決。

(二)理論與實務並重

佛法的學習是信、解、行、證的體現,透由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思惟與法隨法行,領納佛陀法義,建立正知見、精進行的戒行持犯鍛鍊,直至見行合一,證得如經典內涵與祖師修證體悟的心續。

(三)古聖心靈哲學與現代科學對話

儒學與佛法歷經長時淬鍊,確有安頓身心之效。若能與時俱進,融合當代心理學、腦科學,完成現代新科學與古典佛法、儒家的心智訓練模式,必能建構理想自在的快活人生。

(四)資源永續共享與國際接軌的建構

學習環境攸關教育成敗。本校將以清淨莊嚴的校園為中心,延聘學養俱佳師資,推展多元心靈課程為無限半徑,整合福智文教、慈心、夢蓮花等基金會、加拿大月光國際學院、福智全球佛法教室等福智海外各分支機構,與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、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、佛光山海外學校系統、美國EMORY大學CCSCBE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等交流,形塑互助合作、友愛和諧、慈悲智慧、服務利他願景,資源永續共享,並與國際接軌,圓成整體心靈提升的優質學習環境。

(五)善學研修與弘揚領導的人才培育

開展「佛法底蘊」、「佛法對話」、「佛法應用」等課程,落實思辨研修、自重自律、跨域融通、虔誠恭敬、正念正知、和合領導等素養,以培養深入聞思修成佛道次第,以安頓身心的研修人才;及具科學素養、文化底蘊,能善巧應機的弘法人才,達成具國際視野、跨域整合、能運用佛法領導的三大教育目標。

茲將教育目標、核心素養及對應相關課程詳述於下表一。

表一:福智佛教學院佛法應用研究所教育目標、核心素養及對應相關課程

二、課程規劃

本校為落實前述發展方向,設立佛法應用研究所,發揚「仁禮相依,悲智相融」的校訓,以聞思辯論佛法經典結合內心實修為核心底蘊,融合當代心靈元素,進行佛法與東西方文明跨文化對話,開展佛法應用在儒家修身、止觀應用、心靈科學、幸福企業等系列課程與相關研究,培養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領導人才。茲將發展方向、教育目標及對應相關課程詳述於下表二。

表二、福智佛教學院佛法應用研究所發展方向與重點及對應相關課程

(一) 課程架構

本校教育目標在於培養打造幸福與傳遞幸福的人才,幸福的關鍵是智慧。法師群開設的佛法底蘊課程,在傳遞佛法的深邃智慧,是本所核心課程。兼採達賴喇嘛尊者與科學家的對話,讓佛法與科學相互輝映的啟發,故本所對話課程擬透由佛法與心靈科學、儒家思想、科學哲學以及研究方法等的對話,為佛法應用鋪路。再透由多樣化佛法應用課程,養成思辨研修、自重自律、虔誠恭敬、正念正知、和合領導等素養,讓佛法應用具體實踐在個人修身、幸福企業。學生修業最低畢業學分數是36 學分(不含畢業論文6學分),含必修12學分,選修24學分以上,並須以碩士學術論文或專業技術專題報告方式完成畢業要求。

表三、福智佛教學院佛法應用研究所課程達到之核心素養

(二)課程設計原則與特色

佛法應用研究課程設計原則與特色如下:

1.架構多元課程地圖

以佛法底蘊、佛法對話、佛法應用等課程探究佛法理論,融合東西方文明菁華,並依之而行,解決自他難題。

2. 貫串聞思修次第

以聞思修貫串課程,落實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」,所聞、所思即所修,結合心續,走向康莊大道。

3.兼顧社會需求

基於心靈為主物質為輔的辦學方向,開設的課程兼顧社會需求,期望為社會各部門(公部門、企業與非營利組織)培養重視心靈的經營人才。

4.助教陪伴學習

所有課程皆依佛門修學之修習軌理,落實前行、正行與結行,推動小組合作學習。預習及複習均由助教配合授課講師,協助課程之規劃與執行,夯實佛學底蘊。

5.採用議題、團隊、思辨與應用為導向

教學以學生為主體,以議題導向、團隊導向、思辨導向與應用導向做為教學模式,理論與實務並重,由做中學,進行客製化教學模式。

議題導向的PBL教學,以學生提出的議題為起點,探討現今社會上關注之議題,從做中學累積扎實的問題解決能力。

  1. 團隊導向是由專兼任教師搭配福智豐富的人力資源(如下第6點說明),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助伴,學習「君子和而不同」的智慧模式。
  2. 思辨導向是「佛法認識論」的延伸,旨在落實格魯教法獨特的思辨學風,重視嚴密的邏輯推理,以清晰的理路研閱經論與應用所學,讓修學佛法更活潑動人。
  3. 應用導向是本所特色,期能在厚實的理論基礎上,鼓勵師生由生活需求出發,以佛法為核心理念探索應用專題,並運用跨領域師資團隊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操作方法。

6.教練群協同指導研究生學習

整合福智大專教聯近千位師資、福智土豆聯誼會數百位企業家以及福智文教、慈心、夢蓮花等基金會資源,為學生量身訂做學習計畫,提供扎實的教學支援。在教學研究上,可以分列不同專業類別,組成教練群協同指導研究生的實作與研究學習。學生若有需求在開學前或學期間加強佛法學習的深度或廣度,本校將安排專兼任教師或義工助教,給予協助,亦可善用本校數位化推廣教育相關課程,豐富佛法的學修。

7. 實踐佛法服務利他的悲智力

師生與社區村民共住,鼓勵學生自發性參與社團活動,透過生活導師的引導,體驗農村、農業、農民的苦與樂,從而發掘自利利他方法,實踐有機、互助、青銀共創的生活模式,創造幸福,傳遞幸福,共同打造幸福校園與社區。

以下詳述課程規劃內容(表四)及以(圖一)詮釋佛法應用研究所課程地圖。

表四、詳細課程規劃內容

備註:每一學分授課時數為18小時;善行實踐、戒行持犯等課程一學分一學期36小時為原則。

圖一、課程地圖

備註:每一學分授課時數為18小時;善行實踐、戒行持犯等課程一學分一學期36小時為原則。